西宁公布7起奖励典型案例

时间:2025-08-25 13:30:00

7起燃气企业隐患报告奖励典型案例公布

为进一步发动生产经营单位层层推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市城乡建设局选取7起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进行公布,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进一步筑牢燃气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案例一】2024年10月21日,大通县金地燃气公司巡线人员朱福万在日常巡检到解放北路大通妇产医院矿路阀井时,打开井盖发现伴有燃气泄漏的味道,使用浓度检测仪检测浓度达到35.8%,后续在周边进行打眼检测发现浓度达到40.7%。朱福万立即上报公司,确认为中压管道燃气泄漏,该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燃气事故发生。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朱福万400元奖励。

【案例二】2024年12月7日,青海中油管道燃气公司张鹏、韩磊、史大林巡检时发现空压机房附近有轻质油的味道,此异常情况立即引起了三人高度警觉,迅速对装置区展开全面可燃气体检测,发现二期再生气水分离器排污阀旁通内漏。上报场站后,果断采取加装盲板措施。此次隐患的及时察觉意义重大,倘若未能及时发现,长期泄漏极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张鹏、韩磊、史大林400元奖励。

【案例三】今年2月11日,青海贝正实业有限公司玉树分公司湟中加气站班长冶占平在安全巡查时发现干燥器安全阀出现漏气现象。冶占平立即关闭干燥器进气阀门,并第一时间上报站长。站长贾生玺迅速到现场核查,确认安全阀漏气情况属实后,立即关闭站内总进气阀,并按规范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后使用防爆工具更换干燥器安全阀密封垫,从源头消除了安全风险。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给予冶占平500元奖励。

【案例四】今年6月27日,青海贝正实业有限公司大通液化气站,员工祁四彦在作业时发现压缩机房2号低压阀无法正常开启,该阀门在打压及卸车过程中需要开启,阀门失灵存在安全隐患。该员工立即上报站长,确认阀门失灵情况属实后,立即关闭管道总阀,关闭2号管道高压阀,关闭2号管道所有气相、液相阀,打开放散阀,排除2号低压阀内余气,用场站备用阀门更换此阀门,消除安全风险。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祁四彦50元奖励。

【案例五】今年7月30日,青海中油压缩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南川东路加气站内进入1名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行为异常。为避免出现不安全行为,当班工作人员及时向站长汇报情况,将老人带至办公室休息,安抚老人情绪,同时站长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警,帮助老人联系家人,避免老人丢失。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站站长及3名加气工500元奖励。

【案例六】今年6月,西宁华润燃气公司运行管理部巡线员王兴邦在和平小区管网巡检时发现燃气管网泄漏点,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并进行开挖抢修,安全技术部进行现场核实确定为燃气管网泄漏安全隐患。客户服务部任启航、李芳、张发梅、胡生武、汪生俊在户内安检过程中发现异常,燃气泄漏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并整改,安全技术部进行现场核实确定为户内燃气泄漏安全隐患。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王兴邦300元、任启航300元、李芳1000元、张发梅1000元、胡生武1000元、汪生俊1000元奖励。

【案例七】今年8月15日,湟源中油燃气公司安检人员陈生萍在香江花园小区开展日常安检工作时,发现室内立厅球阀存在漏气现象,燃气泄漏直接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情况紧急,她迅速关闭户内球阀阻断气源,同时打开窗户保持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风险。随后,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当日值班领导张海珍。接到报告后,张海珍迅速响应,组织抢维修人员对楼栋调压箱实施停气作业,维修人员随即入户更换了漏气的立厅球阀,经过严格验漏确认无泄漏、调压箱保压测试合格后,依次开启户内球阀和调压箱,恢复正常供气,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公司根据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陈生萍100元奖励。

荐阅读

来源:西宁晚报;

记者:刘瑜;

责编:李雪薇;

监制:马小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