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佛山迎来多场强降雨。据统计,6月以来,佛山过半天数在悬挂高温、雷雨大风、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预警,个别时间更预警龙卷风,灾害天气月份特征明显。
8月25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森林防火与地质矿产科科长程德均、佛山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指挥救援科副科长何炬杨、佛山市三防专家组组长陈冬喜、佛山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彭峰、佛山市气象台工程师麦玲玲上线《早晨从946出发》节目,介绍了近期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后续佛山天气走势等相关情况。
8月份以来,受低涡和西南季风影响,广东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其中,8月5日,佛山录得2025年单日最大降雨,8月14日全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刷新了佛山有气象记录以来的1小时和3小时雨量历史极值,一度造成部分道路、园区严重水浸。
8月14日那场雨到底有多大?麦玲玲介绍,受台风“杨柳”影响,8月14日佛山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次降雨刷新了佛山有气象记录以来的1小时和3小时雨量历史极值。过程具有“短时雨强超极值、过程累积雨量大、强降雨落区重叠”的特征。在短历时的降雨方面来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降雨。
这次强降雨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杨柳”台风南侧的暖湿气流为我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二是西南季风和东南气流在佛山汇合,为强降雨的触发提供动力机制。
而追溯到上一次佛山出现大规模的强降雨过程,是在2023年9月8日,受到当年第11号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9月7至8日佛山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录得佛山有气象记录以来的24小时(顺德435.1毫米)和12小时(高明荷城343.8毫米)累积降雨量历史极值。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面对当前的雨势,他们外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程德均提醒,暴雨天尽量减少外出,非必要不进山。如果确有出行计划,尤其是野外爬山等活动,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查看近期天气情况。多留意政府发布的近期天气预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出发前确认山区前几日和未来3天的天气,避开雨天和雨后3天内进山;
二是规划好出行路线。选择正规景区或成熟路线,提前告知家人行程路线和返回时间;
三是准备好应急物品。如手电筒、救生哨、充电宝、防水衣物、急救药品和食品等;
四是远离山边危险地带。尽量远离山坡、挡土墙、河道、沟谷等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方;路过山区公路时,注意观察警示标志,不要冒险通过塌方路段;
五是遇险自救原则。若遇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立即向垂直于灾害体运动方向的两侧,向山坡两侧跑,切勿迟疑观望;被困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拨打110或119,尽量描述周围标志物(如电线杆、大树、铁塔、特殊地形等),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争取救援时间。
这几年有不少市民反映,感觉佛山天气变化比较突出,干旱、热的时候非常热,降雨的时候又却非常频繁,为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麦玲玲介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变暖的幅度增加,在这个背景下,不单单是佛山,全球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度也越来越强。这就好比一锅水,在常温下是平静的,如果温度升高,这锅水就开始冒泡,变得活跃。大气活动与此类似,剧烈的大气运动更容易引发极端天气事件。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