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生需要的不仅是一张餐桌,更是被平等对待的认同感丨时评

时间:2025-08-10 13:55:00

日前,有网友发文反映称,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通知将禁止规培生、实习生等人员进入职工餐厅就餐,引发关注。8月9日榆林市中医医院回应称,医院餐厅于2025年7月18日投入试运行,菜品出口分为职工和患者两个通道。试运行以来发现,职工就餐人数远多于病陪就餐人数,就餐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医院于8月8日下发通知进行就餐调整,原计划于8月20日起实施,该通知目前尚未实施。经研究决定,目前医院职工餐厅就餐方式不变。

图源:潇湘晨报

该事件中,医院解释称,职工餐厅因容量有限导致拥堵,但未考虑规培生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发帖网友称,朋友在这家医院规培,因为医院上午10点半就开始给患者放饭,规培生们11点半下班,忙起来12点才能吃上饭,等那个时候过去已经没多少饭了。

患者餐厅可以提前供餐,而规培生下班时间与本院的医生相同。用餐的区别对待,将共同参与医疗服务的群体视为需要区别对待的次要人群,暴露了管理方式粗暴简单化。

近年来,规培生被区别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的医院禁止规培生使用职工休息室,有的要求规培生自行承担培训费用,有的为规培生安排超负荷工作。这些做法背后,隐藏着对规培生的身份歧视,尽管规培生承担着与正式医生相近甚至更多的临床工作,却因未正式毕业入职被划入“临时”序列。这种标签化的管理,不仅损害了规培生的职业尊严,更折射出医疗体系对后备人才的关爱不足。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要求保障规培生权益,包括提高补贴标准、规范培训时长、明确带教责任等。部分省份更将规培生纳入人才引进计划,给予住房、职称评定等优惠政策。

此次事件将规培生排除在职工餐厅之外,看似是小事,实则传递出“同工不同酬、同劳不同待”的错误信号,与改善医疗人才培育环境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

规培生是准医生,是即将进入临床一线的医疗人才,他们直接影响未来的医疗服务水平。这些准医生在职业起点便感受到不被尊重,又如何期待他们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此外,这种态度被社会感知后,或将加剧”医学生流失“现象。医院若继续将规培生视为外人,无异于自断人才根基。

就餐问题看似琐碎,却是医院对待规培生的理念体现。规培生需要的不仅是一张餐桌,更是被平等对待的认同感。医院或许认为“分流就餐”是管理手段,但在这些准医生的眼中,却可能是职业价值的否定,让医学生感到寒心。医院唯有在待遇保障、职业发展、日常管理中一视同仁,才能真正营造尊重医生、爱护医生的社会氛围。

文|唐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