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广播公司7月23日报道,原题:中澳青少年交流项目旨在打造未来的亲密关系 北京正在针对澳大利亚年轻一代展开魅力攻势,因为塑造今天的思想意味着塑造明天的亲密关系。北京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不同形象:更开放、更现代化,同时不那么具有“威胁性”。对北京而言,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如今已成为国家优先事项,在中澳关系的新阶段中,将目标锁定在年轻人身上(包括青少年和大学生),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提到,双方欢迎更多澳青少年通过国际青少年交流项目和计划等赴华交流访学。这是一个温暖且措辞谨慎的姿态,但却具有政治意义。
阿尔巴尼斯此次高调访华,是2022年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后开启的外交缓和进程的延续。自那时起,中国逐步取消贸易制裁、恢复高层对话,并表示希望与堪培拉重建关系,特别是通过人文交流。其中,青少年交流如今已成为北京软实力战略的核心。
中国开展青年外交的做法并非新鲜事。2023年末北京启动“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未来5年邀请5万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代表们将访问各大城市、大学和文化地标,所有行程都精心安排以展现中国的积极形象。
在澳中总理发表上述联合声明后,这一模式正悄然扩展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尽管尚未公布正式配额,但北京方面的意图很明确:希望有更多澳大利亚青少年来华。对中国来说,理由很简单:青少年交流是让中国更具亲和力、对抗全球负面叙事以及培养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对澳大利亚来说,这些项目具有潜在的益处,可以帮助澳大利亚年轻人提高亚洲文化认知、中文水平,并加深对地区态势的理解。在两国都努力加强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当下,文化交流为双方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且中立的平台。
在此背景下,阿尔巴尼斯政府正努力处理与中国的复杂关系,包括旅游、教育和文化外交在内的人文交流一直是这种努力的核心部分。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呼吁“讲好中国故事”。青少年交流显然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做得好,能够帮助弥合差距并培养对两国有更深入了解的未来领导人。(作者Bang Xiao ,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