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段玉清
7月16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成都地铁客流持续增长,日均进站量增长19.9万人次,客运量达664.1万人次,其中工作日日均客运量突破700万人次。截至目前,成都地铁线网累计客运总量已突破150亿人次。
环比增长28.8%
客运量多来自外地乘客
携程、去哪儿等平台数据显示,这个暑期成都跻身暑期热门城市TOP5。

“暑运增长的客运量很大部分来自外地乘客。”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客运部负责人介绍,四组与外地乘客密切相关的数据,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
首先,地铁实体票使用量明显增长,其中单程票日均售卖量达到24.6万张,较暑运前增长9.2万张,环比上月增长59.3%。同时,适用于短期差旅出行的地铁日票,使用量也增长了13.4%。地铁二维码(含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及天府通二维码合计日均增量为11.2万人次,其中外地乘客增量为6.6万人次(占比59%),环比增长43.1%。随着城市之间地铁码通刷普及,异地交通卡日均使用量上升至2.7万张,环比增长28.8%。

此外,主要交通枢纽站点地铁客流增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成都东客站、火车南站、成都西站、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日均进站客流分别达到13.4万人次、5.2万人次、4.8万人次、2.8万人次。日均进站客流较暑运前均有增长,其中成都东客站增幅最大,达25.6%。
日均进站量5.6万人次
天府广场成暑运最火文旅站点
根据外地乘客使用票卡数据分析,41.6%的外地乘客出现在21个热门枢纽及商圈景点车站。
天府广场、十里店、高升桥、草堂北路等周边文博展馆集中车站,在这个暑期人气上升明显。7月以来,这4座车站日均进站总量超10万人次,较暑运前增长19.1%。仅天府广场站日均进站量就达5.6万人次,较暑运前增长31.5%,成为暑运以来最火热的文旅站点。
在商圈站点中,客流增幅位列前三的站点是春熙路、锦城广场(环球中心)、东大路(环贸ICD、光环购物公园),增幅分别达15%、13%、8.2%。春熙路站,日均进站客流达10.7万人次,排名商圈车站第一,成为春熙路商圈名副其实的“流量核心”。此外,随着全球IP——哪吒裸眼3D视频点亮天府双塔,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的全球首家臻藏店在成都开业,吸引着众多年轻人争相打卡。暑运期间打卡所在地——交子商圈日均进站量9.3万人次。

旅游景点站点中,客流增幅位列前三的站点是西华大道(欢乐谷)、天府广场、东郊记忆,增幅分别达44%、31.5%、21.7%。
此外,“跟着演出去旅行”正成为外地游客来蓉过周末的新玩法。
7月第一周的周末,暑期成都演出市场瞬间点燃,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东安湖体育公园、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分别迎来音乐节、演唱会、音乐话剧,演出当天场馆周边地铁车站客流较日常周末增长111.86%,仅西博城站当日进站客流增加近1万人次,较日常周末增长219.7%。
非高峰时段日均增长16.8万人次
新消费场景火爆吸引外地游客停留
从出行时间上看,成都地铁非高峰时段进站量增长16.8万人次,占全日进站总增量的84% ,其中,午饭后13:00-15:00线网2小时进站增量达到4.4万人次, 占全日进站总增量的 21.7%。

“非高峰期进站量增长,意味着这部分人群不以上班通勤为主,以外地游客居多。”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客运部负责人介绍,成都新消费场景持续出圈,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对客流有很大吸引力。
夜间客流方面,统计线网各站20:00后日均进站量发现,春熙路达1.2万人次,占全天客流的10.9%。锦城广场东、锦城广场20:00后日均进站量占全天客流比例也较高,分别达11.7%、6.5%。从东门码头锦江夜游到SKP夜色之下水木奇观,多元消费场景依托地铁客流持续激活商圈夜经济,不断释放消费新活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