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1财报:AI已产生实质性贡献,微信电商团队独立

时间:2025-05-15 13:36:00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5月14日,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毛利1004.9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Non-IFRS)693亿元,同比增长18%。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我们也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

在财报发布当日,腾讯如今的重点业务“微信电商”有了一项新的重要调整。腾讯内部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对微信事业群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电商产品部由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向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对这一组织调整进行了回应:“坦率地说,最新的组织调整幅度很小。微信电商团队最初是在开放平台部门内孵化的,随着规模扩大,我们只是进行了正式的拆分,让电商团队成为独立部门,但仍由同一负责人管理。”

国内国际游戏同比增长均超20%

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实现营收921.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6.29亿元同比增长17%,占总营收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进一步提升至51%。

在腾讯增值服务业务中,游戏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24%;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3%(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2%)。可以看到,该季度无论是在本土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腾讯游戏都实现了同比增长超过20%的增长速度,并且本地市场的增长速度还超过了国内市场。

“游戏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强劲表现,部分原因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基数较低,但这种对比优势在未来季度可能不会一直存在。”不过,腾讯管理层依然认为,腾讯国内和国际游戏收入未来有较长的增长空间。

腾讯管理层表示,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2024年腾讯对国内一些大型游戏的管理方式做了调整,包括运营策略和团队安排。这些调整已经开始显现出预期的效果,并且未来有望继续带来更多积极成果。其次,推动腾讯游戏业务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AI技术的应用,AI在游戏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游戏体验和用户黏性。最后,腾讯调整了在第一人称动作类游戏上的布局。

“以往,中国玩家对第一人称动作类游戏(FPS)的接受度较低,相比海外市场占比小得多。但我们判断,中国市场会逐渐追赶这一趋势。所以我们提前布局了这一游戏品类,目前腾讯在中国市场的FPS游戏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包括《和平精英》《穿越火线手游》《使命召唤手游》《无畏契约》《三角洲行动》等,有的增速较快,有的增速稍缓,但整体呈现良好增长。”腾讯管理层透露,“由于多个游戏同步增长,使得第一人称动作类游戏整体表现亮眼,成为本季度国内游戏收入增长的支柱,并为未来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腾讯增值服务业务中,社交网络收入达到326亿元,同比增长7%。该部分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手游虚拟道具销售、音乐付费会员收入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的增长。

腾讯还披露了主要社交软件的月活跃账户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14.02亿户,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QQ的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34亿户,同比下滑3%,环比增长2%。另外,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增至1.17亿人,腾讯音乐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至1.23亿人。

记者观察到,为了挽救QQ月活下滑的趋势,QQ 正通过持续的调整,重塑产品体验和价值,从2024年起,QQ就已经开始启动“瘦身计划”,陆续下线多项非核心功能。在前不久,腾讯还实现了QQ和微信之间的互通,新版本的QQ可以支持运行微信小程序。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记者表示:“引入微信小程序可以丰富QQ的功能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吸引用户回流。”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认为:“互通可引入微信生态的政务、办公等高频服务,提升QQ对年轻用户及下沉市场的吸引力,减少用户向微信单向流失。对于开发者而言,双端小程序代码复用,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加速腾讯系生态内容供给与商业化。”

从今年一季度QQ的环比增长来看,腾讯对QQ的一系列“手术”正在产生一定的效果。

广告连续十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营销服务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0%,占总营收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17%提升至18%。该部分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同时得益于用户参与度提高、广告平台持续的AI升级以及微信交易生态系统的优化。并且,这是腾讯营销服务收入连续十季实现两位数增长。

对于今年第一季度腾讯广告业务20%的增长速度,腾讯管理层表示:“广告收入增长率一直处于一个区间内,第一季度的这一增长速度处于该区间的上限,我们甚至不一定希望出现加速增长。如果发现离区间上限太近,我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增加现有产品的广告负载率,或者放慢针对新的AI产品部署广告,真正专注于优化用户使用时间和用户体验,而不是试图突破区间上限。”

刘炽平补充道,腾讯认为广告业务的跑道很长:“我们希望努力延长这条跑道,而不是逐季管理增长率。”

虽然腾讯管理层表示,AI技术是推动广告业务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但腾讯管理层依然坦承:“AI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广告收入,这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问题。”

腾讯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目前为广告收入带来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广告点击率(CTR)来量化。从历史上看,横幅(banner)广告的点击率约为0.1%,信息流(feed)广告的点击率约为1.0%,借助AI已经看到某些广告库存的点击率可以提高到3.0%。

在过去六个月里,视频号广告负载率仍在3%到4%左右。腾讯管理层表示:“就视频号的eCPM(有效千次展示成本)而言,它仍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字。”

AI战略稳步展开

腾讯在AI上的战略也受到广泛关注。就财报发布前一周,DeepSeek还专门致谢腾讯技术团队,称赞腾讯大模型网络提速技术方案贡献,助力大模型通信性能提升30%。

对于AI发展过程中面临的GPU(图形处理单元)方面的问题,腾讯管理层认为,目前宏观形势变化非常快,自上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以来,先后经历了H20芯片的出现,以及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IS)出台了新的监管指引,而且这些政策都是突如其来的。因此,腾讯需要在完全合规的前提下灵活应对,以确保AI战略能够顺利实施。

“由于目前GPU供货短缺,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GPU租赁并不是腾讯的主要业务方向。”腾讯管理层说道,“好在我们之前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芯片,这对于我们执行AI战略非常有帮助。这些GPU的使用将优先用于能够带来直接回报的应用,比如广告业务和内容推荐产品。”

在大语言模型(LLM)训练方面,大家已经开始摆脱美国科技公司所谓的“规模定律”(ScalingLaw),即必须持续扩张训练集群的思维。现在即使使用较小的集群,也可以取得不错的训练效果。

“凭借现有的高端芯片库存,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未来数代模型的训练中实现‘够用’。更大的GPU需求主要来自推理端,尤其是当进入复杂推理模型阶段时,计算的需求会显著增加。”腾讯管理层说道。

针对大模型推理侧的压力,腾讯管理层表示,会把更多精力投入软件层面,而不是单纯用“砸GPU”来解决问题。

据介绍,腾讯的相关手段主要包括:第一种是通过软件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推理效率。第二种是定制模型,优化GPU使用。通过定制化和模型压缩(蒸馏),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开发出轻量化模型,可以显著减少推理计算时对GPU的消耗。第三种是灵活使用其他类型的芯片,例如国产芯片、ASIC和FPGA、进口芯片等。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