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江楚雅
中国中车近期拿下百亿元级大单。
5月12日,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下属企业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期间签订多项重大合同,总金额达547.4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22.2%。合同内容涵盖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销售与维修、风电设备、储能设备、机车销售及货车修理等业务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轨道交通和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中国中车在铁路装备领域持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具体来看,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企业签订了6项重大合同,其中金额超过100亿元的重大合同有3项,且均与铁路装备业务有关。其中,中国中车下属企业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港铁中铁电化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等,分别签订总计约为182.2亿元的城市轨道车辆、设备销售及维保合同。
铁路装备已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增长点。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中车的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7.86亿元,同比增长93.63%,主要是动车组和货车收入增加所致,包含机车业务收入23.06亿元、客车业务收入5.19亿元、动车组业务收入177.57亿元、货车业务收入52.04亿元。
除了轨道交通领域的传统优势业务外,中国中车还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次签订合同公告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中国中车下属企业与内蒙古三峡蒙能能源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等,分别签订总计约为53.6亿元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这是自2024年以来,中国中车再次签订总金额超50亿元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中国中车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电传动技术与风力发电技术同源优势,是国内最早进入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具有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并以此发展出适应丰富场景的“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
2024年,中国中车新能源业务迎来战略突破期,新产业业务实现营收863.75亿元,占总营收35%,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备成为核心增量。
在铁路装备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和新能源加速跑的双轮驱动下,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主要是本期公司产品销售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中车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近年研发投入均超百亿。2020年至2024年,中国中车年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33.50亿元、130.85亿元、131.30亿元、143.64亿元、159.37亿元,五年研发费用累计达到698.66亿元,投入金额及占比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