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9日讯(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黄巧媛)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级富勒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其潜力不容小觑。日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实施《光伏级富勒烯》团体标准(T/CI986—2025),该标准由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苏州方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起草,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是我国首个针对光伏级富勒烯在钙钛矿光伏领域应用的权威标准。
在钙钛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电子传输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此前,光伏级富勒烯市场一直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其在钙钛矿光伏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光伏级富勒烯》团体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为钙钛矿光伏产业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该标准对纯度、粒径、有机溶剂残留、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做了精准设定,明确了质量规范,有效解决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而高质量的富勒烯材料能够有效提升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推动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迈进。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富勒烯生产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满足钙钛矿光伏产业对高质量富勒烯材料的需求,拓展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应用边界。
同时,该标准还将促进钙钛矿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推动钙钛矿光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在富勒烯研发、生产与应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据该公司董事长朱常锋介绍,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以独特的三维共轭结构、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以及高电子亲和性,不仅能够提高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还能够在钙钛矿光伏电池中长时间稳定工作。目前,福纳新材料的产品已在钙钛矿光伏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其自主研发的磁控电弧法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为富勒烯的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