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灿烂征途 来源/灿烂征途
我们是秋天里遇见的,我67岁,她65岁。一个偶然的公园长椅,让两个孤独的灵魂有了依靠。
来自退休教师李老的真实故事,平淡中见真情
1
第一次见到王阿姨是在小区的健身角。那天早晨有点凉,她穿着紫色的运动服,一个人在那慢悠悠地拉伸。我平时也习惯早起锻炼,就这样,我们成了点头之交。
退休后的日子,每一天都像复印纸一样单调。自从老伴走后,我这个退休教师的生活格外安静。儿子在上海工作,一年也见不了几次。王阿姨的情况和我差不多,她是退休护士,老伴早逝,女儿在国外。
"李老师,要不要一起去买菜啊?"那天她突然这么问我。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好啊,正好我也要去。"
从那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有了交集。买菜、散步、下棋,有时候一起做饭吃。慢慢地,我习惯了她的存在。
2
"老李,你觉得我们这样算是什么关系啊?"有一天晚上,她突然问我。
我放下报纸,认真地看着她:"搭伙过日子的好朋友?"
她笑了,眼角的皱纹像扇子一样展开:"我女儿问我,说我这是找了个'老伴'。"
"那就…老伴吧。"我有些腼腆地回答,感觉自己像个毛头小伙子。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搭伙"生活。我们没有结婚,只是两个老人相互照应。她住她的房子,我住我的,但每天都在一起。做饭的时候,我负责洗菜切菜,她来掌勺。饭后,我们一起散步,聊聊各自的子女,回忆过去的日子。
3
去年冬天,王阿姨突然病倒了。医生说是肺炎,情况不太好,需要住院。
我急忙联系了她女儿,可国外疫情刚结束不久,短时间内回不来。我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握着她消毒液泡过的手机,不知所措。
"没事的,我在这陪你,不会让你一个人的。"我对她说,声音有点发抖。
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了医院。白天陪她聊天,晚上睡在陪护椅上。她因为治疗反应不好吃东西,我就去老远的地方给她买她爱喝的那种米粥。
"李老师,你回去休息吧,别把自己也累垮了。"她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 "我答应过要陪你的,"我握着她的手,"咱们这辈子都经历过风雨了,这点困难算什么?"
4
王阿姨的病情慢慢好转了,出院那天,她女儿从国外赶了回来。
"李叔叔,真的太感谢您了,"她女儿红着眼眶握住我的手,"妈妈给我讲了这三年你们的事,如果没有您..."
我摆摆手:"别这么说,这些都是应该的。"
一个月后,王阿姨和女儿来我家吃饭。席间,她女儿拿出一个信封放在我面前:"李叔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每个月5000元,您平时帮忙照顾妈妈的费用。"
我愣住了,连忙推辞:"这怎么行,我和你妈妈是...是老伴关系,相互照顾是应该的。"
王阿姨轻轻按住我的手:"老李,收下吧。我知道你的退休金不多,我女儿有这份心,你就别推辞了。"
我看着她们母女俩,鼻子一酸。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生晚年遇到真心相待的人,那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5
现在,我和王阿姨依然过着我们的"搭伙"生活。只是她女儿每月都会按时给我打钱,我也不再推辞。我把这笔钱中的一部分用来给她买她爱吃的东西,剩下的存起来,准备哪天带她出去旅游。
有时候我在想,人这一辈子,年轻时追求的东西那么多,可到了晚年,最珍贵的,不过是一个懂你、陪你的人。
我们都知道,以我们的年纪,相伴的日子可能不会太长。但正是因为知道时间有限,才更懂得珍惜每一天的温暖。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在暮年找到一个愿意不离不弃的人,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份情谊,才是我们这个年纪最大的财富。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