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抡大锤、时传祥掏粪
登上全国热搜
张秉贵“一抓准”秒杀现代智能科技……
这些“大神级”劳模用硬核操作告诉你
什么叫“劳动开挂”!!!
在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档案馆
的资料记载中,
藏着70年前的职场天花板秘籍。
想当那个年代的劳模?
先看看这三大硬核指标
↓↓↓
①疯狂搞生产!个个都是六边形战士
②爱国DNA拉满!集体荣誉感刻进骨子里
③科技buff加成!50年代就玩转“技术流”
好家伙!
这标准放到现在也是卷王级别
——既要产量冲进“王者段位”,
又要自带红专特效,
还得解锁技术密钥。
难怪那些戴着大红花的劳模们,
个个都是六边形战士!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就让我们来点开
“劳动模范档案馆”的朋友圈,
看看老一辈有多硬核!
从农业劳模的深耕细作,到工业脊梁的坚韧担当;从改革先锋的破局勇气,到科技攻坚的智慧锋芒,再到新时代创新工匠的极致追求——纵览时代浪潮的奔涌轨迹,安徽劳动者始终以“草根智慧筑基,科学精神铸魂”的独特基因,在神州大地上刻写下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生动的工匠注脚。
值此“五一”之际,谨向奋战于时代浪潮之巅的劳动者致敬!你们用敢为人先的闯劲铸就改革丰碑,以毫厘必争的执着淬炼匠魂之光,让“安徽智造”的基因在新时代愈发闪耀。
新闻多一点: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还要从1886年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的大罢工说起,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表彰劳模是在哪一年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其中就提出开展劳模表彰大会,对部队中的战斗英雄、工人、农民及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进行表扬。
当时受到表彰的劳模不仅会被授予荣誉称号,还有机会参加国庆观礼。1959年的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并举办庆祝活动,安徽曾经就有劳模代表参加这次庆祝活动,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阅兵式。
1959年5月1日,安徽开展庆“五一”活动。
策划 | 杨颖
统筹 | 束芳
文字 | 程堂义 束芳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鸣谢 | 安徽省档案馆 合肥市档案馆
出品 | 发现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