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活水养鱼”闲置鱼塘变身“致富塘”

时间:2025-04-30 17:14:00

仪陇融媒(记者 谢银川)近日,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准帮扶下,众合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迎来新突破——两处闲置鱼塘通过科学规划变身为“致富塘”, 2500余斤花鲢、白鲢、草鱼和300余斤生态鲫鱼苗已分三批免费投放完毕,为村集体经济增长注入“活水”。

专家把脉定方向,闲置资源焕生机

复兴镇众合村2020年4月村建制改革后幅员面积达7.8平方公里,境内虽拥有优质的水资源,但长期因缺乏技术指导,鱼塘利用率低。市农科院作为结对帮扶单位,组织水产专家团队多次实地调研,结合该村上游刘家沟水库一级饮用水源的生态优势,量身定制养殖方案:一处鱼塘发展花鲢规模化养殖,另一处依托优质水源打造高端生态鲫鱼品牌,实现“一水两用、双塘共赢”。

科技赋能强产业,鱼苗投放开新篇

“这批鱼苗品种优、成活率高,后期我们还会跟踪提供病害防治和科学喂养指导。”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专家黄利国介绍。此次投放的2800余斤鱼苗全部由帮扶单位免费提供,并通过技术培训帮助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掌握养殖要领。村党支部书记刘开明算了一笔账:“按市场价估算,两塘鱼年底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以上,还能带动村民务工增收。”

生态与经济并重,长效发展有保障

项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鲫鱼塘严格采用“人放天养+科技控品质”模式,确保水质零污染,未来可对接高端市场;花鲢养殖则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吸纳脱贫户参与管护,实现集体与农户双受益。市农科院驻村第一书记表示:“下一步将帮助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链条。”

从“输血”到“造血”,市农科院以科技之力盘活乡村资源,众合村的“鱼塘经济”正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生动实践。随着特色养殖产业稳步推进,这条“生态鱼”游出的致富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