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上班后工资怎么算

时间:2025-01-06 07:58:51

工伤期间的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任职满12个月的员工

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计算原工资标准。这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任职不满12个月的员工

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享受的薪酬进行计算,即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如果工作未满1个月,则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未约定或无法界定原工资的情况

参照本市职工过去一年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标准予以支付。

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工资计算的上限和下限

如果工伤职工的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如果工伤职工的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新入职员工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由于其尚未工作满12个月,无法直接按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来计算“本人工资”。此时,可以按实际工资计算、按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或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工伤期间的工资支付

工伤期间工资应当按照原工资待遇标准发放,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建议

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计算工伤期间的工资,确保工伤职工的基本权益。

工伤职工应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有效维权。

若工伤职工对工资计算有异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